宏观因子系列研究——构建与解析宏观因子模型
自20世纪50年代Markowitz提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以来,资产收益和风险的量化分析逐渐成为投资决策的核心。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,探讨宏观因子模型在资产定价中的应用,特别是宏观因子构建的逻辑与过程。
在对宏观因子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时,本文从增长、通胀、信用和利率四个维度出发,选取了20个指数作为资产代理,涵盖了权益、债券、商品、贵金属和现金五大类资产。与传统宏观指标相比,这些指数具有更高的数据可得性和时效性。
在构建宏观因子时,本文采用指数构建方法,以PMI和PPI等核心指标为基础,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,提炼出反映资产真实变动的宏观因子。具体包括:
1. 增长因子:通过权益类和现金类指数与PMI的回归分析,选取沪深300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构建。
2. 通胀因子:通过商品类和贵金属类指数与PPI的回归分析,选取南华商品指数和南华贵金属指数构建。
3. 利率因子:以中债-10年期国债指数代表。
4. 信用因子:通过中债-3A企业债和国开行债券指数构建。
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,本文确定了增长因子、通胀因子和利率因子与资产代理指数之间的显著关系,并据此选择了相应的资产代理指数。
总结而言,本文构建了一套基于指数的宏观因子模型,为理解市场动态、划分经济周期以及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视角。后续研究将继续探索这些宏观因子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价值。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。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本站对其观点、判断保持中立,不保证该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,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,请发送邮件至,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。